集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圆梦的过程。最初与《大戏考》见面是在一本古旧书拍卖图录上,当时还不太清楚此书讲的是什么内容,完全是被那张美丽的封面画摄走了魂。世上如果真有一目永难忘这等事的话,对我而言就是这张画了。那场拍卖会我没参加,那本《大戏考》拍了400元。自此,我开始四处留意《大戏考》。有一年春
再次碰到《大戏考》是几年后在潘家园旧书大排档,这个摊主是个半老年妇女,一摊子的旧时月色――倒都是民国出版物,女摊主比男摊主更难讲价,一本施蛰存主编的《现代》杂志敢喊300元,她摊上的书本本金贵,本本超行市,跟她理论没用。偏偏我大索天下的那本《大戏考》她就摆着有,开价300,就这价开得不离谱。可惜书况不佳,再喜欢的东西,我也不想凑合。我买旧书是“惟书品为上”派,品相好的我可以多出钱,品相差的再便宜我也不上手。旧书这种收藏,最讲究封面,封面美丑可影响到一本书价格的一半,书的内容占一半,更多的时候我把封面因素占到百分之八十。听说有的搞美术设计的人会只为一纸封面画,书买回去把封面撕下来当参考,书瓤就随手扔了。这种人是百分百派。
说到这,需要转录刘曾复先生几段话来说明《大戏考》是怎样要紧的一本书:“唱京剧必需有戏词。过去京剧界,剧本、也就是戏词,是演员的个人私有财产,别人是难以见到的。清末以来,坊间逐渐公开出版‘戏考’之类的京剧剧本,但其中许多戏词,跟舞台演出,特别是名演员所用的词句出入很大,因此当年要想得到台上演员的戏词,只能在演出现场,竭尽一切可能来记忆、抄录,有时由于听不清楚或没记下来,事后常会十分懊丧。我的长辈曾对我说过:余叔岩听谭鑫培演《辕门斩子》时,由于一句戏词没听清楚,琢磨一夜未能入睡。当年名演员碍于名望身份,又不能随便向人请教,问也只能问真有交情的人,如果都不知道,那就绝望了。其实,谭鑫培的这句唱词,跟贾丽川学过戏的人,例如王凤卿、陈秀华诸位,他们都知道。谭鑫培的词跟贾丽川一样。余叔岩没想到。而当时没听清的人,不只是余一人,陈彦衡、言菊朋、范濂泉几位也没听清楚。直到1940年代,言演出、范教戏,还是用刘鸿声的‘叫焦赞和孟良小心招架’的词,但唱腔学谭。这就是当年演员之间不交流的情景。后来陈秀华公开出版他的《辕门斩子》剧本和唱腔曲谱,‘这女将赛煞神平空降下’这句戏词才算公开。我想,余叔岩当年如有这样的出版物,何至一夜不眠!”(刘曾复:“我需要戏词――为《京剧大戏考》而作”,2004年)
《大戏考》,前后一共出版了二十一版,每一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就是“喜新厌旧”――每一版大戏考在增加新唱片戏词的同时,又大量删去老唱片的内容。我得到的第十八版《大戏考》有三分之一是流行歌曲,有的还谱了曲。我是戏盲,通过读《大戏考》,弄明白了一件事:从小听大人们东一句西一句闲哼哼的小曲原来是戏词,而且多是一段戏的头一句,如“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”(《空城计》),如“一马离了番邦界”(《武家坡》),还有“我正在城楼观山景”(《空城计》),最多听的是“苏三离了洪洞县。将身来在大街前。未曾开言我心内惨”(《苏三起解》),四五岁之时家里的保姆老唱这段,印象深极了。
给《大戏考》题写书名的是民国书家杜就田。杜就田,别署味六,山阴人。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。喜金石书画,书宗魏碑,善篆刻,私淑于赵之谦。辑有《就田印谱》。董桥说过“小时候我在舅父书楼里翻看过好几叠老上海的《点石斋画报》,老报纸《申报》出版的十日刊,连史纸石印,图画很多,书法好看,偶然遇见杜就田写的八分字尤其心喜不已。先父一手何绍基行楷口碑久远,隶书他倒是格外推崇民初在上海商务当编辑的这位杜先生了,刻意临摹,几可乱真。我今年暮春托人在上海找得一幅杜先生的八分书,1948年临《张君表颂》的立轴,连夜相对,旧梦依依,满心是人琴之恸。”
绘这张美人月下吹箫图的也是名家,叫杭稚英。杭稚英(1900~1947)字冠群,浙江海宁人。13岁考入商务印书馆图画部,师从画家何逸梅及一名德籍设计师。民国5年学习满师后,又在商务印书馆门市部服务4年,从事草图设计,洽谈印刷业务。民国9年离开商务印书馆自立门户,开办稚英画室。杭稚英善于多方面吸取新的绘画技巧,他曾向徐咏青、郑曼陀等学习水彩画和炭精擦笔水彩月份牌画的技法,又从国外商品广告以及华脱・狄斯耐的卡通片中吸收运用色彩的长处,使他的作品细腻柔和、艳丽多姿,受到客户的普遍欢迎。他的代表作有《娇妻爱子图》《吹笛仕女图》等。稚英画室鼎盛时期,依靠室内金雪尘、李慕白等一批画家的配合和协作,每年能完成月份牌画稿八十余幅。我看到这幅吹箫图,自然会吟出唐代杜牧的名诗:“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。”
有着这多历史积淀的好书,不得到它怎能安心。机会终于又来了,某日在某淘宝网闲览闲逛,忽地这几行字跳了出来――“拍卖主题:民国十八版老唱片《大戏考》一册品好”。我的心倏地跳急了,赶紧往下看,正是我要找的那本《大戏考》,书况也理想,六十年前的老书,不能要求十分品质了。起拍价是400元,每次加价50元,三天后结束竞价。我看到的时候已有三人出价了,已是550元了,我决定先按兵不动,到最后时刻再出手,这么操作也有一个危险――届时你的电脑别出问题,还有就是你别给忘了,这方面的教训我有过多次。那三天时不时地盯一下标的,又有几个人出价,800元了,便宜肯定捡不上了。第三天晚十点多钟,离结束还几分钟,我出价850元,马上被900元封盖,我出950元,对方出1000元,我再加50元,1050元《大戏考》归我了。接下来与卖主联系交割事宜,我选择快运(与快递似乎有区别)。把书款划到卖家指定的账户后,很快在浙江嘉兴的卖主就来短信告之书已“快运”,并告诉我快运公司的网址让我在网上跟踪快运的进程。所谓“快运”,也不是朝发夕至。我绘了张“大戏考快运图”,每天上网查大戏考到哪站了,也很有意思:嘉兴――嘉兴中转站――无锡中转站――北京――航天桥一部(离寒舍三里地),用时三天整。从发现这件《大戏考》到从快递员手里接过邮包,用了七天的时间,而距离初识《大戏考》,已是十多年的光阴。